課後心得—倫敦
應華103 499850286 陳怡伶
利用之前在國外實習的機會,我到倫敦自助旅行一個星期,不得不說我真是太喜歡倫敦這個城市了。倫敦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結合了古典與現代的城市,穿梭在倫敦的大街小巷、漫步於泰晤士河畔,除了感受到身為世界都市的繁忙、先進,也不失伊莉莎白女皇、維多利亞女皇時期輝煌的日不落帝國的典雅貴族氣息。倫敦就像是一個連接時空與時空的樞紐,總讓我有種現代與古代同時交錯進行的感覺。我也在"無意"間到訪過倫敦的中國城,但我覺得實在有點難看出他是中國城的樣子;不像我們熟知的著名中國城,有著濃厚的”華人”氛圍,而且我也沒有找到牌坊之類的明顯地標,實在有點可惜。
第九週倫敦心得
499850339應華103A 程淯鐸
倫敦身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出名的城市之一,它有非常獨特的魅力。剛好我很幸運得有機會親自拜訪倫敦,我覺得倫敦真的是一個充滿美,歷史和自然的繁華都市。在倫敦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現代都市的車水馬龍,身旁無數個忙碌的上班族輪流進入高樓大廈,但是只要轉個彎,往市集出發,卻又可以在那裡發現最傳統的英式風情,在柯芬園裡有著許多傳統手工藝品,還有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在這逛街時接就好像停住一樣,逛完了市集,繼續前往世界最知名的大英博物館,在裡面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埃及文物,還有豐富的希臘羅馬雕像等等,充滿了歷史的廣大精深。結束了博物館之旅後,往海德公園去,可以看到繁忙城市中的自然面貌,在湖邊看著小鴨划水,或者坐在草地上野餐,都是深入了解倫敦最棒的方法,最後,在海德公園旁著名的白金漢宮,感受英國皇室的威嚴和端莊,為自己在倫敦這個迷人的都市畫下完美的句點。
499850626 應華系3B 蕭偉騰
馬來西亞——以茶為名
馬來各民族都有共同的喝茶習慣。在馬來西亞,一般都會喝早茶,喝早茶是一種文化,並不代表我們喝的一定就是茶,它單純只是飲料的代名詞。在馬來西亞,無論是華人還是當地居民一般會喝KOPI – O 咖啡烏 (黑咖啡)、WHITE COFFEE白咖啡、TEH TARIK拉茶、MILO美祿、HORLICKS好立克、TEH HALIA薑奶茶等等飲料。其中MILO美祿和HORLICKS好立克就不是茶,只是我們當地人常喝的飲料而已。
另外,印度人有一種我個人很愛喝的茶,那就是TEH MASALA香料奶茶。據印度友族說,它有驅風和治療的效用。其實,它不過是奶茶加印度特有的香料而已,但味道奇佳,香醇好喝。
近年來,西馬興起了一股KOPITIAM咖啡店文化。這種咖啡店文化跟台灣或西方的咖啡文化是不一樣的。馬來西亞華人的KOPITIAM文化是融合當地元素而形成的一種特別的氛圍,食物和飲料是一般民眾在街上就可以輕易找到的食物,經過包裝和環境的營造,它躍身變成較為上等的餐廳。早期的KOPITIAM非常簡陋,是中年人上班之前必到的早餐店;年長者也經常聚集在這裡喝茶聊天。現在的KOPITIAM進展到極具現代化和時尚化,吸引了各階層友族聚集在這裡。一流的設備,九流的價格,是最適合普羅大眾消費的好地方!
華人的茶文化在馬來西亞最著名的非紫藤莫屬了,它是中國茶的龍頭老大,也是最有規模的茶文化推廣機構。從賣茶的店舖到民歌餐廳和茶原餐廳的經營,他們通過不同的管道宣傳茶的精神,非常不簡單。其中,茶園是我最愛的餐廳,因為餐廳裡的每一道菜都是以各種茶葉烹調而成的,非常有特色,也非常好吃。紫藤茶園現在已經有第三家分店了,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吉隆坡,一定要去這一家餐廳吃飯!
吉隆坡
應華三 龔加桃
馬來西亞,當地人簡稱為大馬,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是一個由十三州和三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馬來西亞共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之間有南海相隔著:西半部常稱為「西馬」;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
馬來西亞的首都是吉隆坡,吉隆坡是馬來西亞最大的一個州,城市人口約162萬人,是馬來西亞人口和經濟成長最快速的都會區,吉隆坡是傳統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到70年代,華人仍佔吉隆坡人口的大多數,現在華人約佔該地區總人口的42%,馬來西亞的華人比例更是全世界最高,華人數量佔全球的37%,當地的華裔之間多以華語、福建話、英語和粵語交談,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人民相對是多元,而且文化背景多樣化的國家。吉隆坡也是馬來西亞文化、財政與經濟的重心,被評為全球城市。
馬來西亞有66所華文學校,可見當地華人積極推廣華文的情況,努力傳承華人後代的文化。吉隆坡可說是華人開發的,吉隆坡身為國家的重心城市,相對來說,華語的資源也比較好,在華語教育做得非常好,培育不少華人人才。基本上的馬華人母語都是華語。
而讓我驚訝的是,很多馬來西亞的同學起碼都會說三種以上的語言,分別是華語、英語及馬拉語,甚至有很多方言:粵語、福州話、潮州語等,可能是他們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複雜的語言文化背景,使他們會多種語言,面對這些會多國語言的同學,我親身感受到在馬來西亞同學面前,不要隨便講他們的壞話,因為他們隨時聽得懂,在求學及求職方面,他們在市場上是有很大的優勢,新一代就業對二大語言的要求很高(華語、英語),特別是經濟主要靠旅遊觀光發展的國家。
因為吉隆坡是非常容易抵達的城市,所以這是在東南亞國家很多人觀光旅遊的首選。我有朋友之前去了吉隆坡,她說吉隆坡的政安的確有點差,好像也滿多偷竊的事例,其實我之前也認識不少馬來西亞的同學,也有一些是吉隆坡來的同學,可是去過的朋友又說吉隆坡的治安不好,打算畢業前要去吉隆坡旅遊的我,心中有點忐忑,就去問了一下馬來西亞的同學,一位馬來西亞的朋友說在吉隆坡沒有試過這樣情況,只要不要太招搖,其實不會有人搶你東西,可是在人擠的地方當然也要小心財物。
第九週 倫敦-吉隆坡 心得
40185052I 林舒敏
這一週的大城市是說英國的倫敦。一個全世界四大城市之一的倫敦,想必沒有人會說沒聽過或是不熟悉吧。在這次的課程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布里克蘭,因為本以為又是在說華人區域,結果看到的是介紹倫敦那裡的印度人。這裡有著眾多的印度人,許多都是早期來到這裡維生而留下來,並開發了自己的市場。有的人更是在那發展得很好,而沒有想回去的意思了。另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英國的蠟像館,擺放著與真人相似的蠟像,讓你可以跟你可能永遠都無法接觸到的人碰面、站在一起合照,這真的讓人感到興奮!
除了倫敦外,老師要分享的城市是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原本還蠻期待老師的分享,但老師似乎將很多時間放在泰北那,然後剩下一小段時間來分享吉隆坡。當然,吉隆坡最讓我們值得去看的是那裡存在著三大名族,即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而當地也有特別的唐人街和印度街,是值得去體會的地方。老師也有提及有關馬來西亞的大選,因為再不久就是馬來西亞第十三屆的大選,也算是民族之間的糾紛,所以很多人都注目這大選。若有機會,真的是可以再了解當地民族關係。
最後,老師也略說了麥加。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許多伊斯蘭教教徒都會儘自己所能到麥加去朝聖。對於他們而言,到麥加朝聖是人生的最大目標,也是最大的成就,所以富有經濟能力的教徒都會盡可能到麥加朝聖,以示他們的虔誠。當老師給我們看在麥加朝聖的壯觀照片時,真的有點嚇到!那是何其壯觀啊!這真的讓我們了解到每個宗教都帶著不同的意義和使命。
倫敦-吉隆坡心得
應華105 李舒蓉 40185012I
倫敦
其實我個人很嚮往可以在倫敦生活,也曾經夢想過應華系畢業以後要到倫敦教華語唸碩士。關於倫敦的報導我也看過蠻多的,不論從經濟、文化或藝術面來講,他都完全讓我amazing啊!是西歐我最想去的國家。那天觀看倫敦的介紹影片讓我對倫敦的博物館有了新一層的認識。看來倫敦還有很多寶物待發掘呢!我個人認為,倫敦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多的寶物庫藏,其中一個大條件當然是身為大殖民母國的歷史,另一方面就是特殊的英倫風氣讓移居英國的人和諧融入吧!英國的政策一直以來也都以民生為導向,我覺得是很了不起的事。以一個大國來說,這樣的決策方向沒有傾向於絕對的經濟利益,但確實讓文化得以生根、茁壯。
吉隆坡
這個名詞在歷史課本上出現很多次。對它的印象卻只停留在想像,又再一次的,老師的照片帶我出國啦。我真是想像不到,華僑在其他國家有能力把一個地區建成一座城市,最後成為首都。也從來不知道,馬來西亞的發展和華人淵源很深。上完課覺得馬來西亞其實是個厲害的國家,民族性和平、發展越興。 在師大校園內我認識了頗多馬來西亞的同學,他們有跟我介紹過獨立中學,而我自己也有大概查閱,只能說海外華人經營自有一套,真是厲害。
倫敦-吉隆坡心得
姓名:劉美鳳499850731
系級:應華系103
倫敦
倫敦,這個名字我想對大家來說,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原因是因為,它不僅是歐洲最大的城市而且還是世界四大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並列。倫敦市一直來都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吸引著來之世界各國的移民,旅遊,留學的目的地。爲什麽倫敦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
英國作家 撒母耳·詹森(Samuel Johnson)有句:“一個人如果厭倦了倫敦,那他也就厭倦了生活,因為倫敦有人生能賦予的一切。”(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
事實的,繁華的都市以及優質的生活成為倫敦的最大魅力。城市內集合了古典和現代風結合的建築非常奪目以及多元文化的結合。擁擠的長街並不擾亂、繁忙的生活但很有節奏感,一切都結合構成都市的文明。
倫敦交通方面,雖然昂貴但非常方便。大眾交通方式主要是地鐵,巴士。地鐵是全世界最暢通的地下鐵路網之一。
其它吸引力的原因是倫敦是世界最大的俱樂部。城市內有非常多的世界聞名的博物館與劇院例如:大英博物館,聖保羅大教堂…。除外,還有很多旅遊景點例如海德公園,議會大廈,溫莎堡…。經過網站大量的瀏覽搜素,我個人最喜歡是溫莎堡的古老風格,喜歡尋找,瞭解過去王室的生活作息。
温莎镇位于伦敦以西22英里,濒临泰晤士河南岸,因女王行宫温莎堡在此而著名。
溫莎堡雖然是世界最大,最古堡但還是有人居住。興建於十一世紀,初為木構城堡,後經歷代國王擴建,逐步臻于完善。現在規模是經十九世紀喬治四世和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擴建後形成的。歷史上是一些英王的出生地、舉行婚禮的場所、囚禁處和墓葬地,也是王室成員的住地。溫莎堡周圍是溫莎大公園,過去是王室貴族獰獵的御苑。附近有皇家陵墓。
女王及其親屬經常到溫莎堡度週末。每逢耶誕節,王室成員齊集堡內慶祝。一九一七年起,英王室以溫莎命名,稱溫莎王室。(資料截取來之http://www.alltrip.cn/lundun/jingdian/6524#jieshao)
吉隆坡
提到吉隆波,多多少少都有人知道他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跟世界其它都市一樣,這裡是國家的經濟,金融,文化…的中心。當然,吉隆坡高層建築林立,同時又有多種風格的古老建築而現代化氣氛與傳統景觀並存。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也是華人移民聚集相當多的地方,大部份華人來之廣東,客家,著名的唐人街有茨廠街。
我想每個人對世界各國的城市的瞭解來之多種方式,而我也是因為認識了一群馬來西亞的華僑所以漸漸對這座城市感覺到很熟悉。我對他們非常羡慕因為比起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僑,他們的中文能力非常優異,非常流利。我認為其原因是因為,馬來西亞的政府給予華僑教育有相當好的發展條件。
應華三 499850717 蔡愛琳
倫敦 – 吉隆玻心得
倫敦對於我來說並不是很陌生,原因在於那裡有許多著名的建築物,是在許多電影中出現過的場景,也是連續劇中男女主角約會的地方。所以,多多少少知道倫敦的特色景點。例如:杜莎夫人蠟像館、泰晤士河、大本鐘、聖保羅大教堂、大英博物館、白金漢宮等,這些地方都擁有了悠久的歷史,當中少不了包含了文化的傳承的意義所在。
杜莎夫人蠟像館是在課堂上所看到的其中一個地方,當中的蠟像包括各種影視明星、樂壇明星、體壇明星以及中外人士等。而且,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分館也有許多地方,包括:香港、上海,甚至連曼谷都有分館的存在,是一個很有名氣的蠟像館。不過,最值得一提的是倫敦館,當中有一個主要景點是恐怖屋(The Chamber of Horrors),這一部分的展覽包括法國大革命的犧牲者們和新制的各種殺手和罪犯的形象。這一特色,是其他分館所沒有的,是獨一無二的。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裡所收藏著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其藏品有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它與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同被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所以,是一個非常值得一去的好地方。而且,大英博物館的鎮店之寶叫做“亞尼的死者之書”(西元前1300~1200年)通常為長卷形式,依財富多寡,分成數個,甚至更多的段落,其中最有名的段落則是“秤心儀式”。雖然,我並不瞭解,但這是一個可以增廣見聞的地方。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在世界上是排名第五大的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於世界五大教堂之中。由於聖保羅大教堂的特別之處,身為信眾的人都應該前往那裡,體驗一下身歷其境的感覺,說不定會有新一層的認識。英國倫敦著名的古鐘,即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鐘,它是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建於1859年,是倫敦傳統地標的所在地。在2012年6月,英國宣佈把倫敦著名的地標名“大本鐘”的鐘樓改名為 “伊莉莎白塔”。但,在我的記憶裡,我仍舊只記得大本鐘,對於“伊麗莎白塔”,我還是沒辦法將它們聯想在一起。至於,泰晤士河以及白金漢宮,我想大家都應該有聽過吧!它們的場景常會出現在電影以及連續劇當中,作為背景,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令人嚮往平靜的氛圍。
大家都知道吉隆玻有一個國油雙峰塔,88層的國油雙峰塔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兩座獨立塔樓,距地面452米,高聳入雲。這輝煌的建築設計靈感來自回教的Five Pillars,也是超現代化“吉隆玻城市中心”計畫的主要部分,塔樓內部有一個國油管弦樂禮堂,即馬來西亞管弦交響樂團及國油表演藝術團的大本營。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在吉隆玻還有一座海拔515米的吉隆玻塔。其塔身淨高421米,事實上它才是吉隆玻的象徵。塔的表面為豎條型拱肋,塔重100,000公噸。塔基沒有打樁,而是直接使用了一片獨立式的土地。它在1995年建成時是當時世界第四高塔,而現在變成了第五。雖然如此,但當問別人時,大家還是會脫口而出地說出雙峰塔,雙峰塔是吉隆玻的著名地標,但吉隆玻塔也是,千萬不能忘記它的存在。
湖濱公園位於Perdana路,是吉隆玻最受歡迎的公園,充分展示了由人類和大自然共同創造的和諧、優美和幽靜的境界,公園圍繞著兩個湖來設計,其熱帶公園占地91.6公頃,是市內的綠洲,園內花團錦簇、綠意盎然,漫步在其中,自然會感到心曠神怡。當中的蘭花園也是值得一看的好地方。在涼亭下細賞蘭花,或乾脆走在兩旁種滿蘭花的步道上,都叫人陶醉,而旅客們可以選擇一株花苗作為旅遊吉隆玻的紀念品。園內種植的蘭花超過800種其中不乏外國品種,全部在這個花園裡爭奇鬥豔。週末還會有花束和其他植物出售,花農更可提供傳授栽花藝術和竅門的諮詢服務。
吉隆玻火車總站與其說這是一個火車站,不如說這是一個四方的城堡,火車道在其中間,火車從兩道進出,兩道上的“城門”設計得很精巧極致。這裡的交通不僅促進這個國家旅遊經濟的發展,也融合著與各國的友好往來。它像一個多樣性的舞臺,演繹著細小角色的分分合合,也展現著整個民族與各國家的來來往往。而國家回教堂座落在火車站的附近,其建築特色包括採取現代化的設計,再揉合當代伊斯蘭的藝術、書法及裝飾於建築物上。回教堂的主要圓頂處,有18顆星,代表了馬來西亞的13州屬及回教的5大支柱。另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圓頂,環繞整個教堂的範圍之內。正如其他回教堂及宗教場所一樣,所有欲進入參觀的旅客皆必須遵守禮儀,除下鞋子,及穿著整齊等。
獨立廣場(Merdeka Squnre),刻畫著歷史的痕跡,印畫著百年的血淚,透視著歲月的風霜,它就是每年慶祝國慶的地點。國家獨立是馬來西亞歷史長河中最神聖的時刻,人民在這裡仰望國旗驕傲地隨著太陽同升。追溯到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國旗在這裡第一次升起,民族獨立的光明照耀著這個國度。
【倫敦吉隆坡--上課心得】 公領系交換生 王林萍 90199159X
英國倫敦是世界性大都市,也是華人華僑研究的重要城市之一。鴉片戰爭后,英國向清朝租借新界,並頒布法令承認新界居民的特殊利益,居民擁有到英定居的權利。90年代,“香港議題”萌生,香港租還99年的期限即將在1997年來臨。英國保守黨政府在與中國政府談判中沒有別的選擇,唯有讓香港和平移交,並且謀求香港回歸後的英國利益。此時,英國政府給香港5萬個居英權,以此表示對港人負責的態度。因此,90年代成爲香港人快速膨脹的時期。這一時期,華人在英一般從事低階工作,從較爲基礎的工作發展而後成爲英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課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倫敦爲什麽不是以華人移民而聞名的城市。”我有一些簡單的理解。首先,18-19世紀是中國華人華僑移民的歷史繁盛期。一開始華人移民或是因為生計被迫出海經商,或是被明清政府流放驅逐等等。這些移民在當時的社會被認為是天朝的棄民,得不到明清政府的承認。所以在離開母國的時候大都較為困苦,沒有多餘盤纏。因此,地點接近、文化上與中國相近的東南亞常常會成為移民的首選。此後,經歷幾個世紀的積累,第一批到達東南亞的華人華僑便在此地建立了根基,往後還有想要出外移民的清朝子民便自然也將東南亞當做移民首選地。其次,英國的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基本結束,英國完成了人力向自然力的歷史解放。再加上英國在14-15世紀進行了圈地運動,英國國內對華人華僑的勞動力需求不大。而華人華僑大多從事以勞動力為主的低階行業,因此英國不會成為移民的首選。綜上,在內外原因之下,英國倫敦沒有成為以華人移民的而聞名的城市。
吉隆坡當地有三大民族:華人、馬來人以及印度人。華人在吉隆坡的比例相對較高,在當地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因此華人教育在當地非常興盛。馬來西亞因此也成為少數華人可以成為主流的國家。許多影響中國近代史的華僑便是在吉隆坡做生意發家,然後饋贈母國。
40085005I 應華二 李怡慧
關於倫敦,在上課前,我不知道原來倫敦有印度的異國風情,到了布里克蘭鎮,就像到了印度一般,在這裡可以找到最便宜的餐廳,以前弟弟去英國時,沒有到這裡,或許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到這裡看看。對我而言,英國最著名的為博物館,倫敦有超過兩百座博物館,在影片中有介紹幾個,感覺很有趣,以後一定來一趟倫敦博物館主題之旅。
倫敦華埠與美國的有很大的不同,美國華人較認同當地文化,而倫敦則不然,而英國的移民條件十分嚴格,除了老師上課所說的香港新界以及其他因素(如:戰爭),一般英國只接受專業人士的移民。
此外,老師還有提及泰北,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泰北有這樣的一段故事,讓我不勝唏噓,也很感動當時那些人的付出,今年暑假我要到緬甸擔任海外華文教育志工,或許未來也會爭取到泰北服務,和他們一起為華文教育而努力。
倫敦 心得分享 40185011I 莊奇融 應華105
去年2012拜訪過倫敦大約一個禮拜,深深地被這座城市吸引。在奧運開始前兩、三個禮拜,我從巴黎到了倫敦,路上行人不算壅擠,讓我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反覆無常的天氣;之後離開倫敦,去另外一個城市,在奧運開始後我才又回到倫敦,整個城市舖天漫地的奧運氛圍,路上隨處可見馬拉松或自行車比賽,第一次那麼近距離的看運動賽事,並且身在四年一次獨有的奧運氛圍讓我由衷地感到幸運。
倫敦,我只能說它包含了無限。一個擁有皇室貴族的自信民族、商業發展蓬勃的大城市,讓倫敦充滿了現代和傳統所迸出最絢爛的火花。一翻開地圖,從無數條地鐵線架構出整個交通網絡,最中間像是小酒瓶形狀的部分,就是倫敦的精華地帶。初次探訪倫敦時,我住在Waterloo Station,步行大概五到十分鐘,便可以看到泰晤士,而在泰晤士沿岸樹立了倫敦地標之一──倫敦眼,在奧運期間,我與友人搭上難得在夜晚開放的倫敦眼,遠眺整個倫敦的夜景。燈火在黑暗中閃爍,只能說美透了!過了倫敦眼,過橋之後,又是另外一個倫敦必訪景點──國會大廈,再往前走,我記得就會走到特拉法加廣場,附近也有許多的博物館。
倫敦的博物館,更是整個城市的精華,除了聞名世界的大英博物館,其他還有像是自然歷史博物館(聖誕夜驚魂取景處),還有國家藝廊,都值得一遊。
而在倫敦,許多博物館沒有硬性規定付錢,比較像是贊助或捐款的方式,在表單上他會建議票價金額,但實際上你有沒有付或是付多少都是取決於個人的!
在倫敦的第二、三天,我在特拉法加廣場外,恰巧看到了同志大遊行的行列,彩虹旗滿天飛舞,遊行的人如人龍般不斷續地從眼前流過,我在倫敦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在特拉法加廣場附近有蘇活區、中國城,再往前走一些可以抵達牛津街。小酒瓶內的精華,幾乎用雙腳大概就能踏遍!除此之外,倫敦還有許多特別東西值得介紹,波特貝羅市集有賣許許多多的古董,很適合行家前行一遊,市集也有賣很多便宜的紀念商品。七月初去,如果是網球迷的話,不訪也可以將溫布敦網球公開賽納入朝聖之旅、足球迷的話更不會不知道在倫敦的兩支傳統強隊──切爾西和阿森納,去球館也可以報名導覽之旅;大學生的話,我個人很推薦梅杜莎蠟像館,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面前,我想唯一能把握與巨星合照的機會,就是此時了!
總而言之,這次課堂的倫敦介紹,也讓我在這堂課中重新回味了一次倫敦所有的美好還有我對那座城市的美好回憶!我很推薦倫敦,是一生一定要去造訪的一次城市,而如我所說:倫敦納含了無限,我所知道的倫敦也許只是片面不完全的,當你來到這座城市,你肯定會重劃自己的倫敦印象版圖,並且獨一無二留下你與這美麗城市最棒的回憶!
【倫敦&吉隆坡】上課心得
國文102葉姵妤
倫敦的華人社區出現於19世紀,最初集中在東部船塢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遷移到位於市中心的蘇豪區。目前的倫敦唐人街由一條大街和幾條橫街組成,面積不大,但卻地處黃金地段,距離英女王白金漢宮和唐寧街10號首相府都不遠。倫敦唐人街也叫倫敦中國城,坐落於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市的蘇活區,是中國傳統味道最足的唐人街之一,很具中國文化特色,不僅為倫敦帶來游客和財富,更使其成為魅力倍增的倫敦一大景點。街口有一個中國式的牌樓大門,紅柱綠瓦鑲金邊,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是唐人街最重要的標誌。牌樓頂端高懸著橫額:「倫敦華埠」。漫步唐人街,令人彷彿置身於香港或廣州的小街:道路兩旁的花柱街燈和瓦簷畫亭極富中國民族風格;林林總總的店鋪和餐館招牌上寫的是漢字。每次上課上到某個城市,老師總會介紹當地的中國城或是唐人街,總是興發我無限的興趣。雖然沒有真正實際去過那個地方,但是光從老師的介紹和圖片,以及自己課後所找的補充資料,就更加佩服華人在國外群居進而形成中國城的力量。
吉隆坡位於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本身就是一個華僑很多的地方,甚至有很多專供華僑子弟唸書的學校。而在網路上,更找到在馬來西亞,有一家博物館,名稱是「馬來西亞華裔博物館」,可見華僑對馬來西亞貢獻良多。只是馬來政府對華僑頗有歧視,對華僑更是諸多限制,所以以後若考慮在馬來西亞當華語教師,可能要多注意的問題。
應華104 梁凱韻 40085045I 英國-馬來西亞心得
在影片中我看到英國的另一面。不再是優雅高貴的王族,而是異國風情的小印度。我相信印度人移民到別的國家,落地生根,和海外華人一樣,都是有艱辛的過程。雖然印度人在英國人數比例仍是較少,但是可以形成一個小印度,在異國大家聚集在一起,那也是另一種的樂趣。英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很多人都嚮往到那兒留學工作,但是我覺得有時候我們可以關注這國家的少數群體,畢竟離鄉背井的他們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懷。
另外一點較吸引我的是杜莎夫人蠟像博物館。之前在網絡上查資料,我第一次接觸這博物館是在曼谷的分館。那時就已被這獨特主題的博物館吸引了。沒想到有機會在課堂上可以看到這博物總館的分享。這博物館在全球各地有很多分館,若有機會我一定要進去體驗,和栩栩如生的蠟像合照。
老師花了較短的時間在分享馬來西亞的課題。但是我覺得其實比起其他國家,大家對馬來西亞也比較熟悉,不僅是因為那是很靠近台灣的國家,更多的是有許多的馬來西亞華裔子弟到台灣來唸書。因馬來西亞華裔的中文程度在東南亞算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台灣人和馬來西亞人溝通不成問題,彼此容易交流文化習俗上的不同。
倫敦心得
應華104 歐陽太詠
從小就很倫敦,甚至嚮往著未來要住在倫敦,現在想想小孩子的想法真的很單純。倫敦之於華人,華人社區在當地移民中其實數量並不算多,殖民歷史的緣故,印度移民算是最多的,"紹斯歐"是倫敦最大的印度社區,當地不同信仰彼此尊重,人民和平相處,可以說是非常祥和的移民社區,當地印度料理令人激賞,每逢假日便吸引眾多民眾湧入紹斯歐。華人社區相較之下就顯得沒這麼有特色了,倫敦的華人大多是廣東香港人,因為1997香港回歸中國大陸,但部分香港人並不願意回歸,英國政府就同意,部分香港人可以擁有居英權,但這群人到了英國,卻只能屈居於眾多高學歷之下從事低下階層的工作;之後來到英國的華人,都是比較高學歷的人士了,這才讓英國華人在英國較有地位,同時也使得華人在英國較有向心力,稱自己為"英國華人"。
繽紛倫敦!
應華105胡宜蘋40185022I
沒想到倫敦有某一區住滿了印度人,沒想到倫敦有那麼多家博物館,沒想到倫敦如此繽紛!
我最感興趣的是博物館!
像是知名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拍攝地點大英自然博物館、交通工具博物館,還有我最想去的充滿玩具的博物館,我猜想在那裏逛個三天三夜都不夠!
光是一個城市就有那麼多博物館,這文化,實在太豐富,令人驚豔又望塵莫及,倫敦在英國的重點發展下,愈發美麗與完善,重點是,她具有特色!
倫敦,本身就是一間博物館,也許窮盡一生都不能看全她的美的面貌,太有深度及廣度。
也讓我發現自己像隻井底之蛙,而我連我住的這口井:台北,都未曾盡心了解過。
倫敦上課心得
濃霧中的小印度
應華103A 499850042 謝筑羽
「倫敦鐵橋垮下來...」這是小時候對於倫敦最初的認識。隨著年紀增長,倫敦在印象中就變得古典而優雅,裡面住著穿著紳士服與淑女裙的王公貴族們,就是一般民眾也都是操著優雅的英國腔,彬彬有禮。再之後,印象中的倫敦就籠罩在他長年的濃霧中,不知道他的真實面貌。
但是這次上課所看的影片,卻揭開了濃霧中的一角,露出了裡面帶有濃厚異國風情的小印度。原來倫敦也是充滿著各國移民的都市,也會有不同的文化色彩,一筆又一筆的交錯上色。這也讓我在海外華人會形成社群(中國城、唐人街)的認知之外,也知道了其實從其他國家來的人民都一樣,他們都要在異地努力地維持生活,也在當地慢慢地落地生根,所以才需要互相協助的群聚力量,也就形成了「小印度」這樣的異樣風采,獨立於倫敦的濃霧中。幸而印度料理在世界上是十分知名的,當地的印度餐廳據說十分受歡迎,也讓這些在異地生活的人們有了維生的方法,也讓這樣特別的小印度保存下來。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