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a09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s7877948@... 10 years, 9 months ago

 

應華系105莊奇融102胡浩傑(執筆者) 103郭馥靈 104馬睿琳  韋愛琳   林品懿  張庭維

 

倫敦 

  倫敦人口中有百分之十(6.8%南亞裔、2.6%非裔、2.0%華裔) 是異國人口。

布理克蘭鎮:倫敦東郊,五千個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居此地,這裡有倫敦最便宜的餐點,有皮衣店和最多印度餐飲店的地方

沛丁頓車站:倫敦西面出入口,往牛津等西南部城市的起點,從車站搭火車經20分鐘駛入紹司歐,是倫敦最大的印度社區,因為鄰近機場所以吸引公司行號及工廠在此設立,1960-1965年有許多移民來此,現在60%是印度移民的後裔,二戰後勞動人口很少、世界各地的、亞洲的移民大量遷入,信仰間和平共處,有許多和信仰有關的集會活動等,是一個混合社區,而且是好的混合社區,週末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市場競爭激烈。

印度餐廳百分之八十的顧客是印度人,甚至許多外地人到此用餐:奶油雞、卡拉西哥西、媚西雞、咖哩蔬菜……等有名料理。

大英帝國博物館每年有四百萬人參觀,世界最大的博物館,還有其他很多博物館,杜索夫人蠟像博物館1835年成立、設計博物館位於巴特勒港埠1989年開幕,由康尼設計,設計學校的學生們是這裡的常客,科芬科劇院(窈窕淑女)、倫敦運輸博物館(1800到現今的交通模型)全年開放。白卡是可以參觀十三個博物館的通用票。

最受歡迎的博物館:肯森頓花園有玩具等展示收藏品,1995年開幕,這裡的玩具收藏以而兒童及家庭成員設計、有20多個主題,例如舞台或影片式。其中最大的玩具顯示早在羅馬時期就有會動的玩具了。

 

倫敦華埠

世界各地的人移民到英國,華埠相較之下反而沒那麼顯著。華埠亦有牌樓(「倫敦華埠」)規模相對其他國家地方來講要小多了,古老華埠?文化孤島?最早倫敦有華人聚集在十九世紀初期就有,在其他地方華埠還沒開始時,倫敦就有。倫敦華埠整理得比較乾淨,大部分都是現代建築,或者在英國華人到底有沒有影響力?英國各地華人有四五十萬人,其實現在不算少,差不多等於澳洲華人,然而英國歷史比較長、移民史也單純一些,南亞或印度裔的人比較多,華人則主要是香港的人,19501960年代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美國在移民的法治上不太一樣,有些留學英國的菁英回歸祖國,如果不取得專業資格是無法留在英國的,1997年往前推算共一百五十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到了1998英國和中國租借香港某塊地方(農村),當時有特殊法令承認香港該地人的特殊權利,如果那時願意到英國定居就可以去,也因此香港該地人的移民較多,然而農村生活的人取得居英權、進到英國菁英教育為主的生活作低下階層的基礎工作。英國也把印度人遷到英國其他殖民地,例如肯亞、南非、馬來西亞、緬甸等。相對而言華人移民人數比較小,主要是從馬來西亞、香港來的取得高等學位留下來。

 

  九零年代時(香港1997年議題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浮現)中英談判,柴契爾夫人是強硬的談判對手,只有在中英談判中和鄧小平談判吃了虧,1997年將香港租借地還了。當時英國給香港五萬個名額居英權,不過要申請就是,香港人也以華人身份陸續進到英國,整個九零年代也是英國華人人口快速膨脹的時候,除了廣州、香港人,還有一群福建商人(非法移民亦有)中國有著名僑鄉(往外輸出大本營)新移民人數就多了會關注中國議題與街頭抗議等,英國華人也沒有像美國華人那樣認同美國文化自居,英國華人會以「英國華人」自居。

 

關於倫敦亞裔的新聞 :

(1)大紀元 : 「華日(華爾街日報) : 亞裔鯨吞倫敦半數新建房產」40%的倫敦中區公寓買家來自新加坡和香港。加上來自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的買家,亞裔買主佔全部購買量的一半。

 

(2)星洲日報 : 網路新聞 : 「英國‧倫敦地鐵再肇種族歧視事件‧白人女子罵亞裔豬玀 : 一名中年白人女子乘客在地鐵內用粗言穢語大罵鄰座的亞裔乘客,指他們都是非法移民貪圖福利,還一度想動手打人。

  新聞摘要 :

A英華人受欺凌歧視,三分之一曾多次經歷。投報遭嚴重歧視,大部份不滿警方答覆。

B往例 : 巴士大姐飛毛腿圖踢人、女子罵黑人是燒焦的人、地鐵女粗話問候移民。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236127星洲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1/27/n3786563.htm大紀元

 

泰北

  原本有一些泰國的留下的中華民國國軍(簡稱 : 孤軍),因有功於泰王受賜居留權。因回來時人數難以估計!現今聲稱大約有20萬人。許多事務都由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處理。http://thebesthouse.h.bmwedu.com/about_us.html此為該網站。

 

  泰北是僑校大本營 :

中華救助總會裡面有泰緬服務資訊交流專區,裡面有關於泰北專安的內容 (輔助泰北地區百餘所難民村中文補習學校振興華文教育)

學校舉例 : 2008落成的清萊慈光學校;泰北清萊光復高級中學;泰北清邁省邊龍村光華中學;清萊省道濟中學……

 

馬來西亞吉隆坡

吉隆坡唐人街(茨廠街Petaling street)

吉隆坡就是客家人、華人(廣府人)去開發的,基本格局就和華人脫不開關係,華人也為馬來西亞獨立出很多心力爭取,馬來人卻覺得在自己國家受到壓制,也是華人少數可以在該國主流的。

 

馬來西亞獨立中學 : 為馬來西亞華人民間贊助維持創辦的中學總稱,是馬來一亞特有的教育體制,目前共有61座。

 

獨立中學政策 : 就是要肩負著發展中華民族母語教育和承傳中華民族文化,培育民族子女,為國儲才的教育任務。小學階段華人學校是進入到正規教育體系的。

華文獨立中學舉例 : 吉隆坡循人中學Tsun Jin High School

古晉(Kucing)的亞答街(Attap Stree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D%A8%E7%AB%8B%E4%B8%AD%E5%AD%B8華文獨立中學

 

布宜諾斯艾利斯

南半球重要移民都市

購物商場GALERIAS PACIFICO

法國人對自己的文化非常有信心、在越南當地設中學(不同於荷蘭當地不派接觸而找華人來作為中介)

通婚角度:英國人很少和當地族群通婚,法國倒是會和當地通婚

BELGRANO區的ARRIBENO街(唐人街)

雖然起初台灣移民不多、但是因為邦交緣故,愈來愈多。

 

 


 

 

應華103 程淯鐸(執筆者)  蔡愛琳  魏曼如

應華102 黃可雯

教育104 張簡如慧

 

倫敦介紹

  •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擁有將近1200萬居民
  • 倫敦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城市,71%的白人,10%的印度,孟加拉,或巴基斯坦後裔,5%非洲黑人後裔,以及1%的亞裔
  • 在加入歐盟後,有大量的波蘭移民,加上本身的大量移民,目前在倫敦,五人中有一人不說英語
  • 倫敦是一個文化之都,有著世界知名的大英博物館,密度最高的歌劇院,還有影響力十足的BBC電視台,並為世界四大時尚城市之一
  • 倫敦的華埠主要位於西敏市的蘇活區(Soho),起先倫敦華埠內人口最多的是香港人,後來大量的福建人也移入
  • 倫敦的亞裔移民跟其他種族比起來相對少,因為英國政府在移民政策上並不寬鬆

 

吉隆坡介紹

  • 吉隆坡為馬來西亞的首都,  舊稱州府地,人口約有160萬人
  •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最大城,元首官邸(國家皇宮)也位在這裡
  • 吉隆坡有世界著名的國油雙峰塔
  •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中華人主要聚集地,華人約占42%的人口比例,是當地最主要的族裔
  • 當地華人多以華語,福建語,粵語及英語溝通
  • 吉隆坡大量的華人源自於開採錫礦的時期,有大量的中國人民到吉隆坡當礦工
  • 吉隆坡的華埠位在茨廠街
  • 歷史上的華人居民大多從事錫礦生意,後來轉而從事水稻及園藝生意

應華104 許閎傑、郭鋐濬、林敬智

應華103 林安俐、石兆明、范莛敔、黃芷筠(執筆者)

教育103 胡家貺

 

倫敦

l   倫敦人口的十分之一是由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人口組成

l   1960大量人潮湧入紹斯歐 百分之六十的印度人

l   第二次世界大戰 因為需要勞工故大量湧入

l   19世紀初期就開始有移民潮

l   大英博物館為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

l   杜索夫人蠟像博物館1835年成立

l   設計博物館於1989年成立,為倫敦重要地標

l   六零年代印度裔移民多,亞裔移民多源於香港

l   英國移民法規相對嚴格,但香港新界為英國統治區,故此區居民有英國移民權

l   英國亞裔移民人數相對較少,若非取得高等學位或是有特殊權力才能移民至英國

 

吉隆坡

l   馬來西亞當初華人比例超過百分之三十七

l   華人比例是相當高的,構成一個國家的主要民族

l   建國歷史是與其他殖民國家不同,

l   三大族群:華人,馬來人,印度人

l   少數華人可以進到一個國家主流的國家

l   從小學就有華文教育

 

 


499850042 謝筑羽

499850157 李艾庭 (執筆者)

499850250 張嘉雋 (執筆者)

499850406 鍾國豪

499850664 吳淑禎

499850676 龔加桃

499020257 林佳誼

40085045I 梁凱韻

 

倫敦 

倫敦的亞裔社區—

倫敦有10%從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等地來

沛丁頓車站-英國西南城市的起點

紹斯歐-65%印度後裔(因為勞力需求所以輸入許多亞州移民),但宗教信仰融洽

當地居民也都很滿意紹斯歐的生活

印度餐館盛行(除了有印度顧客外也有許多外來遊客遠道而來)

倫敦博物館—

每年都有四百多萬人參觀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為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

杜索夫人蠟像博物館1835年成立

1989年設計博物館成立,為倫敦重要地標

設計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有自己格調的博物館

科芬歌劇院是為歌劇『姚窕淑女』而設立,廣場中心為倫敦運輸博物館

White Card可通行13個博物館

肯森頓花園-倫敦玩具與模型博物館(有二十個參觀走廊)

此博物館不是為孩童設計的玩具博物館

倫敦有大大小小兩百座博物館

倫敦華埠—

有牌樓

大部份為現代建築

環境較為乾淨也較小

六零年代印度裔移民多,亞裔移民來源多源於香港新界

英國移民法規相對嚴格,但香港新界為英國統治區,故此區居民有英國移民權

英國亞裔移民人數相對少,除非取得高等學位或是有特殊權力才能移民

1980年代香港議題浮現,中英談判(柴契爾vs鄧小平),英國釋出五萬個移民名額給香港(因英國殖民)

英國華裔移民還有福建商人(合法+非法均有)

 

吉隆坡 

馬來西亞的立國基本格局跟華人有相當大的關係

馬來西亞的華人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約37%

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為馬來西亞三大族群

馬來西亞華小、獨立中學-培養馬來西亞人民華語能力,故國民的華語能力相當好

 

 

 

 

 

應華103 黃昕婷

應華103 劉美鳳

應華104 邱宜

應華104 黃瀞儀

應華104 歐陽太詠

公領系交換生 王林萍(執筆者)

 

【倫敦】 

   倫敦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其中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

   此外影片中還介紹了一座藏品以面向兒童而聞名的博物館,該博物館有著娛樂和教育的雙重功能。博物館中藏有一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羅馬時期的旋轉玩具。在倫敦有一種叫做“白卡”的聯票,可以憑借此票到十三個博物館參觀。肯特公園在英國享有“英國花園”的美譽。

     倫敦是世界上的重要城市,從博物館可以探究過去倫敦的格局。清末,英國向清朝租借新界,劃約租期99年。此後,英國政府頒佈法令,承認新街居民的特殊權益。90年代,“香港議題”萌生,在與中國政府談判失敗后,香港政府給香港市民5萬個居英權。因此,90年代成為英華人快速膨脹的時期。華人初到英國時,大都從事低階工作,從較為基礎的工作發展,而後逐漸成為英國社會一支重要的力量。

【吉隆坡】 

   吉隆坡當地有三大民族:華人、馬來人以及印度人。

   華人教育在當地非常興盛。華人在吉隆坡的比例相對較高,在當地擁有較高的影響力,馬來西亞因此也成為少數華人可以成為主流的國家。

 


倫敦、吉隆坡 上課筆記

 

應華105:陳玟萍(執筆者)、林郁綺、楊玉嬿、鄭采菁、李舒蓉、胡宜蘋/國文102:葉姵妤

 

【倫敦】

[移民聚集地- 布里克蘭 伊斯特安]

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十來自亞洲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及美洲加拉比海地區,此現象證實英國也是個多元民族國家。在倫敦市中心的布里克蘭和伊斯特安區居住了將近5000個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在布里克蘭和伊斯特安區的印度、巴基斯坦居民為了維生,經營了許多皮衣店和印度餐館,在這裡的印度餐館,你可以找到全英國最便宜的食物。

[沛丁頓車站]

在市中心附近的沛丁頓車站,是通往牛津和巴斯等西南部城市的起點,此車站建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工業革命的背景下,為了舒緩交通所建造。此車站有著古老的歷史痕跡,也是見證日不落大不列顛昔日的繁榮。

 

[紹斯歐(southall)]

紹斯歐雖然人口不多,但卻是全英國最大的印度社區,有百分之六十的印度後裔居民,因為如此,它有了小印度之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英國勞工缺乏,因此從殖民地印度引進了大量勞工,隨這股勞工移民,也有許多家眷跟著遷移過去,大量的移民也因此從亞洲各國到此定居。著名的印度餐點有奶油雞、卡拉西哥西(咖哩羊肉)、媚西雞、咖哩蔬菜(由一種名為頗尼爾印度乳酪熬煮而成)。

 

[博物館]

說道歷史悠久的大不列顛,當然不能錯過承載歷史的博物館。在英國倫敦,最出名的就是英國皇家蠟像博物館,此博物館收藏了許多重要人物的蠟像,英國皇族是最為出色的作品。

[設計博物館]

在倫敦市中心大約十分鐘車程,由一座廢棄倉庫改建而成,英國設計學校的學生是這裡的常客,博物館一樓設有咖啡廳和禮品店,滿足顧客需求。

除此之外還有為電影窈窕淑女所建的科芬歌劇院,及距離設計博物館不遠的運輸博物館。如果顧客具有白卡,則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自由進出13個註明在白卡後面的博物館,白卡在蓋上第一個博物館的戳章後生效,對常常拜訪博物館的人是很大的優惠。

 

[肯森頓花園]

為威廉三世和黛安娜王妃當時的後花園。著名的旅遊景點,可在這裡享受到最道地的英式下午茶。

[倫敦玩具和模型博物館

倫敦孩子的天堂-波洛克玩具博物館收藏了許多童年回憶,有縮小版的模型玩具人物,和一些市面上看不見的玩具,非常值得參觀。

 

【吉隆坡】

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是亞洲重要的樞紐。華人在當地的比例相當高,高到構成一個國家。馬來西亞的建國歷史也和其他移民國家不一樣,有殖民地獨立而出。在馬來西亞的華人,認為馬來西亞的獨立是由三個大族群爭取而來: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而馬來人則認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因此強烈要求有馬來人的特權。

但華人在爭取獨立過程中投入很大心力,因此要求和馬來人有同樣的權力地位,造成族群間相處不和諧。

 

 


 

 

教育104  40000226E 周妮嵐(執筆者)

地理102     498231275 康珮甄

應華103 A  499850286 陳怡伶

應華103 A  499850224 夏若瑜

 

倫敦

【印度移民】

在布里克蘭伊斯特安區共有五千名印度移民與巴基斯坦移民

沛丁頓車站為西南部城市的起點,是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所建立的。建立之因是為了舒緩工業革命所導致的交通運輸問題。

紹斯歐為在倫敦最大的印度社區,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居民為印度後裔。由於此處有大量的印度後裔居民,因此所有在英國知名的印度餐館街位於此。

而會造成英國有如此大量的移民的緣故是因為在二戰後英國缺乏勞動人口,因此便從各個殖民地引進勞力以補足勞動力不夠的問題,因而促成了殖民地移民盛行。

【博物館】

倫敦的博物館十分發達。以最知名的大英博物館來說,每年參觀此地的人數就達至四百萬人。而除了知名的大英博物館外,這裡亦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例如度所夫人蠟像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建立於1835年,裡面展示有各個名人的仿製蠟像。而位於巴特勒港阜的設計博物館則是世界第一個有自己格調的博物館。除此之外,還有為窈窕淑女所建立的科芬歌劇院、主要收集各種交通工具模型的倫敦運輸博物館,以及收藏玩具模型的波洛克玩具博物館等等。而因為倫敦的博物館如此多樣及盛行,因此他們便推出了一種名為白卡的制度。只要遊客購買了這張卡片,那麼便可以自由地去卡片上所列的13個博物館參觀,真的十分方便。

而英國會有如此多的知名博物館的原因之一便是由於他們曾經擁有的,光榮的大不列顛帝國歷史。由於這段璀璨的歷史,因此他們從世界各國獲得了許多珍貴的寶物,因此也間接促成了博物館的興盛。

【倫敦華埠】

英倫的華埠發展很早,而這是因為這裡的華埠發展原因是因為倫敦的港口發達而興起的。因為發展早的緣故,因此此處的中國城相較起來較為整齊乾淨,但卻也因此從建築物上看不出中國城特有的特別風格。

此外,相對於他國,英國的華人較少。(整體而言其實並不算少,以整體來看數量和澳洲差不多,但因為移民史較早,所以以比例上來看就比較低了)

而在五、六零年代時的華人主要移民來自於香港新界。這是因為英國在占領香港時承認新界居民有特殊權力(可自由至英國定居),因此許多位於新界的居民便移民至此。然而由於當時的香港為一個不算大的漁村,因此移民至英國的人大多都是農村子弟背景,所以當他們移民至英國時,由於背景與學識不足,因此常處於社會較底階的社經地位。

1980年初時英國人在香港建立了不少公司,然而由於不久後就要面對中國回收香港的問題,因此英人為了確保發展,便積極要求政府進行協調。因此促成了中英談判,但是在談判過程中,雖然英國十分積極,但是中國卻相反的不願積極協調。而後來中國堅持在1997年要收回香港,英國為了解決租借收回問題,便提供了五萬個居英權的名額。因此在此時又有了一批新的香港人移民至英國。

九零年代時則多為福建商人的移民。而現今的新移民多為非法移民。但是他們十分關心中國議題,以及因為他們非常愛國,因此常常參與抗爭與遊行。這個現象與美國不同,因為在美國的華人對於當地較具有認同感,而在英國的新移民大多對於當地認同感較為不足,因此才常會有抗爭事件發生。

 

吉隆坡

一開始立國的基本格即便與華人公開關係(類似合作關係)

華人在當地的比例高到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組成的一大部分

在馬來西亞的三大民族便是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

是少數華人可進入社會主流的國家

馬來西亞華語獨中畢業生的中文程度皆十分高

 

布宜諾斯艾利斯

南半球重要的移民都市

因為是港口所以經濟較為繁榮

除了有早期因為採礦而至的華工(多為廣東人)外,此地的日本移民亦不少

 

麥加

伊斯蘭的聖地,是朝聖的核心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境內


 

應華103何慧軒、李安琪

教育104林珧平

應華104賴彥蓁

應華105胡宜蘋(執筆者)、林舒敏

 

{倫敦}

*倫敦的異國風情

1.布里克蘭伊斯特安區:這兒約有五千位印度及巴基斯坦裔的居民世代在此居住,有65家以上的皮衣店及73家以上的印度餐館,而且在這裡可享受許多美味又便宜的美食。

2.紹斯歐(Shouthall):沛丁頓火車站位於倫敦的西南方的郊區,是掌握倫敦西南方的重要大節點,可經其通往許多倫敦西南方的中藥景點。它建於1838年,當時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因此地通車量大而建。從沛丁頓火車站坐約20分鐘即可抵達紹斯歐,它是倫敦最大的印度人聚集區(這附近有個希斯洛機場);二次大戰後,英國因在戰爭中流失許多青壯年男性,遂需要勞力,而那時正值大英帝國崩解、殖民地獨立的風潮,因此有部分印度人選擇成為英國籍,自1960-1965湧入,使得這兒的人口組成中約百分之六十是印度裔。在這兒,各種宗教互相包容、相處融洽,更是觀光勝地,每周約有三至四萬的觀光客湧入,又被稱為小印度。

 

*倫敦的博物館

1.因為英國在大英帝國時期侵略許多國家,掠奪他們的文物與古蹟,因此光在倫敦就有超過兩百座的博物館,像是大英帝國博物館、杜索夫人蠟像館、位於巴特勒港埠的設計博物館(它是世界第一座擁有自己格調的博物館)、格森歌劇院(為了紀念窈窕淑女這部經典影片而建)、倫敦運輸博物館(收藏自1800年至今的英國的交通運輸工具)及肯森頓博物館(展示給家庭及小孩子們賞玩的玩具,有二十個不同主題的走廊)

2.到英國玩別忘了申請"白卡"(white card),可讓你暢遊倫敦博物館喔!

 

*倫敦華埠

在倫敦華埠居住的華人多半是商人,其中的廣東移民主要從香港新界移民過來(香港要歸還給中國時,英國開放香港菁英可自行決定是否移民成為英國人);而福建人多是非法偷渡而來的移民。

 

{吉隆坡}

1.馬來西亞有66所華文學校,可見當地華人有多努力在傳承華人文化!

2.吉隆坡可說是華人開發的,他們聚集居住在茨廠街及亞答街。

3.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華人的比例過多。

 

{雅典}

1.華人多聚集在Belgrano區的Arribeno街

2.拉丁美洲人不排斥與華人通婚,這與馬來西亞的情況就不同了。

 

{麥加}

穆斯林們以麥加為中心朝拜的景況十分震撼!

 

 

應華三  蕭偉騰

應華二  蔡亭瑋、王柔穎、李怡慧(執筆者)

應華一  李彥蓉

 

影片:與世界有約:英國

 

異國風味的倫敦

在倫敦中有百分之十的人由巴基斯坦、孟加拉來,所以倫敦具有濃厚的異國風味。布里克蘭鎮於郊外伊斯特蘭區5000位印度人與巴基斯坦住於此地 65皮衣店以及印度餐館,可以找到倫敦最便宜的餐廳。

 

沛丁頓車站 1838 維多莉亞時代繁榮的火車量而建,往倫敦巴黎等地方開始,從沛丁頓車站約二十分鐘火車抵達紹斯歐,是倫敦最大的印度地區,房租低廉,又鄰近機場,吸引許多外來移民,60%為印度人後裔,第二次大戰後因為勞動人減少,需要勞力,所以大量移民從亞洲客國移入,在此地區不同宗教十分融洽,常有教會活動,這是一個混合社區,在此可以買到各種不同的東西,每年約三到四萬的遊客,在此就像是在真的印度,可以找到道地的印度餐館,居民也認為這裡很多元、很美。

 

影片專訪到一家在此經營21年的餐廳,此餐廳從35個座位到200個座位,菜色是北印度口味,菜單與北印度完全一樣,堅持菜餚以及服務的水準,與1975年開始的一樣,80%的顧客都是印度人,招牌菜為奶油雞、吉拉基(多香料)、卡拉基歌雞、咖哩蔬菜。

 

倫敦的博物館

每年有四百萬人來參觀大英帝國博物館。

杜索夫人蠟像館,1835年成立,館中有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

設計博物館,位於巴特港賦,世界第一座擁有自己格調的博物館,因此而聞名於世,設計學校的學生是這裡的常客,一樓有咖啡廳與紀念品店。

科芬歌劇院,是為了歌劇窈窕淑女而設立。

倫敦交通運輸博物館,全年開放,參觀的人不一定要是交通工具迷也可以得到許多樂趣。

擁有白卡,即可參觀13個不同的博物館,可盡情參觀博物館。

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位於肯森頓花園,倫敦模型玩具博物館,1958年整修,這裡有超過一萬件的展示品,為了成人而設計,非孩童或家庭,每個走廊有不同的主題,讓參觀者找到孩童時代的樂趣,此外,可活動的玩具在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

在倫敦有超過200座博物館,在這裡一定可以找到一座合意的博物館。

 

教師講解_倫敦華埠

 

問題討論:

倫敦為世界都市,有眾多移民,為什麼倫敦的china town沒有很顯著?規模比美國得還要小得多。

 

英國的華埠較為乾淨,大多都是現代建築,沒有太多華人風格,華人在倫敦中的影響力較低,即使倫敦華埠很早即存於英國,但英國華人數量為40~50萬,與澳洲華人人數相差不遠,但英國具有很長的歷史,從亞洲各地移民到倫敦時(60年代),南亞、印度裔較多,華裔較少,主要來源為香港新界,因為大部分英國殖民地在1950後紛紛獨立,英國與美國在移民的法制上不同,英國的移民法規較為嚴格,需要專業資格,才有移民身分,但當時香港新界情況特殊,英國領有香港為1997年前往前推算50年的時間,當時只有在香港島以及九龍地區,那時英國有向中國租借香港新界,承認住在新界這裡的居民有特殊權利,故當時新界居民可以居民身分移民到英國。因香港新界大部分是農村,香港為精英主義的教育,能受教育的人較少,那些務農者到了英國從事較為低階的工作。英國也將印度人移民到其他英國的殖民地,例如:英國有些印度餐廳由肯亞遷移過來。英國華裔移民人數增長較小,這段期間主要華人由香港、馬來西亞取得高等學位到英國留學定居。到了九零年代,香港島應是永久割讓給英國,而新界的租借期限到1997年,在期限到以前,舉辦中英談判(1984),那時柴契爾夫人低到了鐵板,英國很急,而中國鄧小平一點都不急,認為這是不平等條約,當時候到了就可以將香港收回。在香港有很多建設,英國也無法拆掉,希望香港被中國收回後,能夠十分平安,英國人為了安撫香港人,給了五萬名額香港的居英權,可是需要申請,對香港負責,因這五萬個居英權,陸陸續續有許多香港人到英國居住。九零年代為英國華人人口快速膨脹的時候,也有很多從福建去的商人,有些人是取得身分而到英國,有些人則是非法移民。有許多新移民關注英國移民問題以及政治問題,也舉辦許多抗議活動,英國華人與美國華人所經歷的不同,有許多美國有美國夢的華人以認同美國文化自居,而英國而不然。而在英國的非法移民中以華裔為主。

 

泰北華人教育,泰北有一百個難民的地方,主要為雲南的軍隊於國共鬥爭轉進到緬甸,經漫長歲月,一部份留在緬甸,一部份到達泰北,稱為孤軍。<異域>作者為柏楊,又被翻拍電影。椒麻雞、月亮蝦餅都是自泰北來的,泰北雲南菜(泰緬雲南菜)最近在台灣興起,外國學者來台時老師最喜歡帶他們去吃泰緬雲南菜,因背後有故事,台灣的華新街(緬甸街)很多雲南菜,最近為潑水節,可以到此地探訪。中歷的龍岡有最多雲南菜,這一批人相當特殊,戰爭期間是軍隊,在過程中到緬甸去,緬甸向聯合國抗議,明明不是他們的軍隊為什麼會到此地,所以中華民國撤僑,蔣中正手諭請軍隊以平民身分著便衣待在緬甸,以供反攻大陸之需,請少數人民穿軍服在聯合國的監督下返台,那時台灣出現許多擺夷族、清真寺。那時有一批人是為了中華民國奉獻而留在緬甸與泰北,中華民國政府並沒有官方承認這些人的身分,在泰北有100多個難民村,66個華文學校,在許多偏遠地區,還有許多人對於華文教育如此堅持,因未受官方承認,許多資源必須自己張羅,因此現在有很多華文海外志工,以泰北為大本營進行服務。

 

馬來西亞_吉隆坡

吉隆坡的唐人街。如果將新加坡的華人加進去,馬來西亞華人將為50%上下,因此馬來西亞的華人人數相當可觀,相當於一個國家的組成人數。馬來西亞分為印度人、馬來人、華人,華人認為他們也應該與馬來人平起平坐。馬來西亞是少數華人可以進入國家主流的國家。獨中:沒有得到政府補助,建立華人教育的中學。

 

布宜諾伊艾利斯

早期多由廣東華工因開礦而移民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有許多日本移民,華人移民不多,二戰後因位於邦交國附近所以湧入更多華人移民。

 

麥加(聖地_朝聖核心)

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方。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