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a10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s7877948@... 10 years, 9 months ago

應華102 胡浩傑

應華103 郭馥靈

應華104 馬睿琳(執筆者)  應華104 韋愛琳   林品懿  張庭維

應華105 莊奇融

 

課堂筆記-緬甸仰光

˙簡介

    緬甸是東南亞最後一塊處女地近年因為豐富資源及廉價勞力而開始快速發展其中緬甸更有許多緬華雙語人才。緬甸長期處於軍政府的統治下,但是約莫於三年前開始積極民主化。在緬甸所有人口中華人占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共約一百萬人,其中祖先來自福建與廣東的華人多定居於緬甸南部的仰光而祖先來自雲南的華人原先則多居住於上緬甸但近年亦有往仰光移動的趨勢

 

˙緬甸華人與華語文教育

   多數華人居住於下緬甸(仰光),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之後,漸有較多華人搬至上緬甸居住。其中有一群緬甸華人的身分比較特殊,我們稱呼其為「孤軍」,這一批人原本是中華民國的軍人,在國共內戰時期為了接收物資方便而駐守緬甸,後來國共內戰結束之後,政府將軍隊接回,卻利用手諭的方式將這一批軍人留下,以期有朝反攻大陸,其後因為國際局勢的影響,政府無法承認其身分,於是這些孤軍被在緬甸當地進行華語文教育。在早期,因為政治情勢的關係,聯是否能成立華校仍是問題,因此有許多華語學校會利用廟宇來掩飾其真實身分,著名的佛經學校便是一例。但是自三年前緬甸開始積極民主化之後,緬甸的華語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目前緬甸的華語中心數量甚多,僅次於馬來西亞,因此有許多緬甸華人都上兩所學校,一所華文,一所緬文,但卻因為經濟上的因素,必須一邊打工一邊讀書,十分辛苦。

 

˙緬甸與台灣

   臺灣擁有最大的緬甸華人海外社群,但約莫在四、五年前,政府曾因為緬甸學生紀錄太差而禁止緬甸學生來臺灣念書,後來透過泰緬自救會向行政院求情而解除此項限制。目前台北的雙和地區約有五萬緬甸人居住於此,逐漸形成了帶有緬甸色彩的地點,因而有「中和緬甸街」這樣的名稱出現,也因為有許多緬甸人居住於此,這裡販賣了許多緬甸風味的食物與商品,也有許多與此文化相關的活動在此舉行。不過在臺灣,有許多緬甸人會因為許多臺灣人的不瞭解或是歧視,而選擇在緬甸華人社群以外的地方隱瞞自己的身分,這明顯是一個需要逐漸被改善的問題。

 

˙其他

     一、相關電影

           《以愛之名 The Lady》:以緬甸民權鬥士翁山蘇姬的故事為背景所拍攝

           《歸鄉的人》:被認為是第一部在緬甸拍的電影

           《東方之旅》

    二、相關書籍

            柏楊《異域》:描寫緬甸孤軍相關事宜

    三、觀光

            大金塔觀光必到之處

    四慶福宮緬甸當地華人信仰中心亦是當地華人華語教育先驅


 

應華104 許閎傑、郭鋐濬、林敬智
應華103 林安俐、石兆明、范莛敔(執筆者)、黃芷筠
教育103 胡家貺
• 緬甸仰光
仰光是緬甸第二大城市,是仰光省的省會。 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仰光市下轄33個鎮區,人口500萬,其中華僑、華人約20萬。 仰光古稱“大光”,十八世紀中是仰光河畔 
的一個漁村。 1755年改名為“仰光”(意為“戰爭終止”) 1948年緬甸獨立後定為首都。 2005年11月,緬甸遷都至內比都。 
仰光港為深水港,可進出萬噸輪,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仰光也是全國的航空樞紐,北郊建有敏加拉 洞國際機場。 仰光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綠樹成蔭、鮮花常開,有“花園
城市”之稱。 市內有舉世聞名的瑞德貢大金塔。

• 翁山蘇姬The Lady 
翁山蘇姬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之一、主席兼總書記。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
結果被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緬甸大選後終於獲釋。
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4月她成功當選緬甸國會下議院議員,並於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 緬甸人在臺灣
台灣是最大的緬甸華人社群聚集地,大約有5萬多人來自緬甸,在台北中和,還有一調具有緬甸風貌的“緬甸街”,因為當地有許多緬甸人,此街上的小吃道地且具特色。緬甸街上
的餐廳幾乎都是緬甸、雲南、泰國口味的小吃,就連招牌也多寫著少見的緬甸文字,這些看來並不起眼小吃店,卻是擁有最正統道地的緬甸小吃,如巴巴絲(粉條)、椰汁雞、
魚湯麵、咖哩雞、香辣河粉、雞絲拌麵、豌豆炸餅等,可是在台灣其他地方都難吃到的喔!另 外還有南洋進口食品專賣店,各種調味食品一應俱全。

• 緬甸華人(1)

緬甸華人 ,即緬華 ,指生長在緬甸的華人, 緬甸華人在緬甸是經濟主力,擁有相對較高的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 
緬甸華人一般分為閩籍、粵籍和客家人和雲南人。 閩粵僑民佔華人總數的45%。 
而自明朝起世居果敢的漢人後裔,被劃分為緬甸少數民族稱為果敢族 。 果敢語言及風俗和中國雲南省基本一樣。

• 緬甸華人(2) 華人教育-中文學校
緬甸應地緣關係,從古代就開始受中國的影響,華文教育在很早以前就在緬甸深耕,緬甸的個大學也都有開辦漢語教學。此外,緬甸華校也是華文的教育基地, 是最理想的青
少年凝聚地。不僅為當地培養人才,開發人力資源,同時也為當地華裔青少年創造了一個最理想的集聚環境、語言環境、學習環境、交際環境、甚至是思想文化傳播的環境。 
目前,中國國家漢辦的宗旨,就是注重主流社會的漢語學習,努力使漢語教學國際化。當地的主流社會,肯定不僅限于華人社會。包括緬甸在內的世界華文教育方向自此發生了
轉變:學 習漢語不僅僅限于漢人、華人,必 須屬于全世界。『華人學華語』的華文教育必須轉變為『人人學漢語』的漢語教學。漢語不應該僅為華人所擁有。

 


課堂筆記-- 緬甸

應華 105 李舒蓉(執筆者)

應華 105 鄭采菁

應華 105 林郁綺

應華 105 陳玟萍

應華 105 楊玉嬿

應華 102 葉姵妤

 

       緬甸目前華人人口(他稱緬華),據官方人數統計約佔其人口總數之百分之三。粗估約有一百萬的華人居於此。其移居年代久至明清近至二戰、文革,組成的族群以閩粵族群為主,亦另外有來自其他省份,例雲南,的移民。身份從原住民(原居於中國奉送緬甸的土地)、文革的知青與生意人,到抗日的中國遠征軍、國共內戰的士兵皆有。 較早移居緬甸的明朝人士的後裔今被稱為『果敢族』。其風俗習慣、語言與雲南省基本上如出一轍。較近代的華人移民以二戰的士兵最多,至今尚有健在老兵。留在當地的老兵有些選擇投入商業,致力於華文教育的亦有。

 

      在緬甸開始改革開放以前,華人在緬甸的生活在各方面存在著諸多不便。華文教育更是被公權力打壓。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有著一群不畏艱難的文教工作者投入發展華文學校,不惜以廟宇的形式掩藏華文學校。『慶福宮』即是一例。高掛著『佛經高等學校』的匾額,照片中處處暗藏玄機,彷彿像是為了躲避突襲式的盤查而設置的教室,乍看之下有些趣味,卻也不得不為他們的環境感到唏噓。更令人吃驚的是,如同泰國北部的孩子,緬華的孩子一天要跑兩個學校,實在辛苦。這樣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所經營的華文教育成果如何,一說是僅次於馬來西亞的獨中系統,但其實更待世人多加親身去了解,想必是不錯的。因為緬甸這個國家在過去對外界封閉,外人還沒有機會見識她的美。

 

      仰光是緬甸的首都,地理課本上有寫;出名的大金塔是觀光必覽的景點,旅遊手冊上也有說。但緬甸的華人街倒是新鮮。據報導緬甸的華人街隨著中國與緬甸政府漸趨友好而逐漸興盛,華人的處境也明朗許多。舉例來說,先前在唐人街做生意得點蠟燭,今天電燈隨點隨著。經濟上華人在世界各地皆有不錯的表現,緬甸也不例外。今天的緬華在緬甸佔不錯的勢力範圍。 

 


應華103何慧軒

應華103李安琪

應華104賴彥蓁(執筆者)

應華105胡宜蘋

應華105林舒敏

教育104林珧平

 

 

                                                                             課堂筆記-緬甸 

  •  英國殖民統治後將緬甸分為上緬甸及下緬甸。西元20101021日,緬甸聯邦更換國號為「緬甸聯邦共和國」,同時使用新國旗與新國徽,國歌不變。緬甸現在是一 個總統制國家。

 

  •  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2005年,出於國防及平衡國內經濟考量,緬甸首都由仰光遷至奈比多。遷都後仰光作為直轄市繼續發揮它商業之都的經濟中心作用。

 

  •   緬甸華人,即緬華,指生長在緬甸的華人。儘管官方數字認為緬甸華人佔緬甸總人口3%左右,但實際數字很可能更高,原因包括為逃避歧視而瞞報華人身份、以及屬於非法移民等。 緬甸華人在緬甸是經濟主力,擁有相對較高的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緬甸華人一般分為閩籍、粵籍和客家人和雲南人。閩粵僑民佔華人總數的45%。而自明朝起世居果敢漢人後裔,被劃分為緬甸少數民族稱為果敢族。果敢語言及風俗和中國雲南省基本一樣。 

 

  •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國家,仰光大金塔是緬甸佛塔的代表作,緬甸中部的蒲甘小城則是佛塔最聚集的地方,有萬塔之城的美稱。 

 

  •  位於仰光唐人街的慶福宮除了祭祀功能外,還有提供教室用中文授課教導中文。1965年後開始,緬甸的禁華文運動和排華政策,所有華文學校被政府接管,導致緬甸華人無法受到正常的中文教育外,還不敢說華語,甚至對外宣稱自己是緬人。但由於緬甸對佛教的遵從,為了不使華文教育受到中斷,所以華人寺廟以宗教名義來進行中文教學的方式開始產生,而慶福宮就以「佛教補習班」這種形式來繼續中華文化的傳承。緬甸華人中文程度不錯,僅次於馬來西亞,緬甸華人有特殊的讀兩所學校情形,白天先在華校上課,晚上再到另一所學校上課。

 

#補充

  •  台北中和緬甸街

 

早期許多緬甸及泰國的華僑回台,定居當時地價較為便宜的中和、南勢角一帶,久而久之便成了泰緬華僑的固定生活圈,走在華新街(緬甸街)上隨處可見到寫著緬文的招牌,聚集多家的雲南、泰國及緬甸特色料理餐廳,像是巴巴絲、椰汁雞、咖哩雞、香辣河粉及魚湯麵等泰緬美食,以及販售緬甸食材、書籍及音樂等的商店,近幾年更舉行緬甸潑水節的活動,民眾可到此品嘗最道地的泰緬美食,感受特殊的異國風情。

http://tp.okgo.tw/scenic/1196.html

 

 

 

 

 

 

應華103 黃昕婷

應華103 劉美鳳

應華104 邱宜

應華104 黃瀞儀(執筆者)

應華104 歐陽太詠

公領系交換生 王林萍

緬甸-仰光

緬甸華人遷徙過程:

一、鄭和下西洋時隨從人員(1405):鄭和於西元1405年,奉明朝永樂皇帝命令首度下西洋。部份隨從到達緬甸後就定居下來,此時期華人多為廣東、福建人,多定居於緬甸中部(仰光、瓦城、勃固)一帶附近。

二、果敢華人(1659):西元1659年,清兵的鐵蹄踏遍大明江山,南明末代皇帝永曆帝朱由榔在孤臣黔國公沐天波及其部下的簇擁下,逃進了滇緬邊境的野人山。這些華人皆屬明末漢族後裔,其後世居在中緬邊界的果敢地區。隨1897年的中英條約,果敢割讓給英國,自動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其中以雲南、貴州、四川人居多。

三、回教華人(1855):回教華人據說是忽必烈部隊中阿拉伯人及韃靼人的後裔,原來定居於雲南西部的大理。1855年,這批回教華人背叛清廷,慘遭清廷大軍屠殺,許多劫後餘生者,翻山越嶺,逃到緬甸東北部的撣邦定居。

四、中國遠征軍(1942):1942年後,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流散定居於緬北各地。
五、國民黨雲南孤軍難民(1950):國共內戰期間潰逃至緬甸的國民黨孤軍難民,
為了反攻大陸,多定居於緬北撣邦、克欽邦一帶。
六、中國文革時期(1966以後):中國文革時期,避難至緬甸的中國人。

七、雲南移民:1990年代從通過假身份湧入緬北城市的雲南人。

由軍政府統治,緬甸在外國人眼中的生活情況是封閉的,是平常沒有想像或接觸到的,經過這堂課老師對緬甸的介紹,加上查到的資料補充,我才大約知道原來在緬甸的大多數華人,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在緬甸定居,而如今他們在當地的生活是艱苦的,身分是模糊的。緬甸華文教育的推廣十分不易,建好的學校不被當地政府承認,有些甚至要以廟宇或是別種形式的建築加以掩飾,華人學生們同常就讀2所學校,白天在緬甸當地學校,而夜晚和白天上學之前會到華文學校學習,大多數人畢業後都會選擇出國讀書,台灣也是他們的選擇之一,然而歷史上的不承認使得台灣政府並沒有對緬甸僑生非常友善,使得他們無論在國內外的處境都有些吃虧,好在三年前緬甸終於踏出民主化的第一步舉行大選,而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也讓全世界的人正視緬甸的問題,願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潮流將使緬甸有所改變,而當地華人也能更自在的生活。

 


499850042 謝筑羽

499850157 李艾庭

499850250 張嘉雋

499850406 鍾國豪

499020257 林佳誼

400850451 梁凱韻

499850664 吳淑禎(執筆者)

499850676 龔加桃(執筆者)

 

課堂筆記──緬甸

 

簡介

緬甸有著名的潑水節,大金塔是緬甸的地標。緬甸是東南亞最後一塊處女地--還沒有被發展起來的地方,正在開發的階段。«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是以緬甸民主人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為主題的電影。緬甸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緬甸現在是一個總統制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及冷戰時期,緬甸由吳奈溫將軍一直專政。199012月,人民議會選舉出來的代表們組成了一個以恢復緬甸的民主制度為主要任務的緬甸聯邦國家聯合政府。該政府為流亡政府,現由山溫所帶領。緬甸聯邦國家聯合政府實際上只擁有相當有限之權力,且被緬甸軍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

 

緬甸華人

緬華(緬甸華人)根據緬甸官方數據,緬華佔緬甸總人口3%左右,然實際數字應該更高。緬甸華人一般分為閩籍、粵籍和客家人和雲南人,閩粵僑民佔華人總數的45%。當緬甸發生災難時,緬華會往哪兒逃難、聚集呢?(例如1967年的「626」事件)答案是:台灣!緬甸社區從1960年代開始已經存在於台灣,雖然大量的緬華逃難來台灣,但台灣政府或人們對於緬華或緬甸人的態度並不是很好,甚至曾經出現過禁止緬甸人來台就讀的條例,將其歸類為第五類國家。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台灣人對於歷史、對於緬甸歷史的不熟悉而造成的。一般的台灣人,甚至台灣政府把對緬甸政府的惡感,轉嫁於對緬甸人身上,對待他們總有一種歧視的意味,導致在台的緬甸人為了不被歧視而不願承認自己是緬甸人。所幸的是,在台的泰緬華人(泰國人和緬甸人)成立了自救會,不斷地宣傳泰緬的風俗民情,美食美景,積極改善台灣人對於緬甸的不良影響(例如台灣的緬甸街)。

 

緬甸華文教育:

1967626日的「626」排華事件,令華人在緬甸頓時失去立足之地。然緬華對華語、中華文化的執著致使華文教育在緬甸得以繼續發展。自從三年前緬甸開始進行大選,緬甸人們開始新的生活,緬甸社區也發生了新現象,補習班的出現,尤其是華語文教育學校的出現,都如春筍般開始新的發展。其實,緬甸華人的中文程度很高,僅次於馬來西亞。緬甸華人如果想在緬甸學習中文,需要上兩所學校,白天&夜晚--這是一種奇特的景觀!那麼,華校是否可以在緬甸成立呢?法律沒有規定,軍政府也沒有說!灰色地帶?所以華語老師在緬甸是有發展的空間。緬甸用華語教學的中學例如:佛經高級中學(影片提供)。

 

老師推薦電影:<<異域>>,緬甸仰光的相關介紹。

 


 

應華103 程淯鐸 蔡愛琳  魏曼如

應華102 黃可雯

教育104 張簡如慧(執筆者)

 

課堂筆記──緬甸(仰光)

 

  • 華人在緬甸的分布:早期以下緬甸(仰光)華人較多,現在上緬甸的華人日漸增加。
  • 緬甸華人的比例雖高,但是六二六事件之後飽受壓抑,因此在台灣的緬甸人多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避免受到歧視。在三年前開始民主化(2008年2月9日軍政府宣布將在五月舉辦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並在2010年舉行民主選舉來成立新政府。)之後,緬甸的發展才逐漸起步。
  • 緬甸開放後,增加許多華裔學校,東方語言與商業中心就是一例。
  • 「金鳳凰」為緬甸唯一的中文報,內容包含社會、新聞、經濟、商業、華文教育、美食旅遊資訊等介紹。參考網站:http://www.mmgpmedia.com/ 
  • 《以愛之名》(The Lady)中所描述的翁山蘇姬: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緬甸華校
    • 緬甸華人的中文程度不錯,華文上課的時數僅次於馬來西亞。
    • 緬甸華人有「讀兩所學校」的現象,早上六點多到九點多在華校學習,接下來換到另外一所學校,之後再回到華校繼續上課。
    • 興華學校:格局和台灣早期的學校相似。
    • 由於仍是軍政府掌政,華校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例如:佛經學校→用廟宇外觀掩飾它教華文的事實。

 

  • 緬甸街頭
    • 大金堂為緬甸的觀光名勝景點。
    • 有許多英國殖民所留下的建築景觀。
    • 緬甸福建會館:培養華裔的年輕人
    • 慶福宮:唐人街的核心,也是第一個開始教華語的地方。
    • 可以看見舊社區的存在。
    • (觀音廟:廣東幫所在。(下緬甸主要是福建幫、廣東幫;上緬甸屬於雲南幫)

 

 

課堂筆記-緬甸

l          英國殖民統治後將緬甸分為上緬甸及下緬甸。西元20101021日,緬甸聯邦更換國號為「緬甸聯邦共和國」,同時使用新國旗與新國徽,國歌不變。緬甸現在是一個總統制國家。

l          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2005年,出於國防及平衡國內經濟考量,緬甸首都由仰光遷至奈比多。遷都後仰光作為直轄市繼續發揮它商業之都的經濟中心作用。

l           緬甸華人,即緬華,指生長在緬甸的華人。儘管官方數字認為緬甸華人佔緬甸總人口3%左右,但實際數字很可能更高,原因包括為逃避歧視而瞞報華人身份、以及屬於非法移民等。 緬甸華人在緬甸是經濟主力,擁有相對較高的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緬甸華人一般分為閩籍、粵籍和客家人和雲南人。閩粵僑民佔華人總數的45%。而自明朝起世居果敢漢人後裔,被劃分為緬甸少數民族稱為果敢族。果敢語言及風俗和中國雲南省基本一樣。

l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國家,仰光大金塔是緬甸佛塔的代表作,緬甸中部的蒲甘小城則是佛塔最聚集的地方,有萬塔之城的美稱。

l          位於仰光唐人街的慶福宮除了祭祀功能外,還有提供教室用中文授課教導中文。1965年後開始,緬甸的禁華文運動和排華政策,所有華文學校被政府接管,導致緬甸華人無法受到正常的中文教育外,還不敢說華語,甚至對外宣稱自己是緬人。但由於緬甸對佛教的遵從,為了不使華文教育受到中斷,所以華人寺廟以宗教名義來進行中文教學的方式開始產生,而慶福宮就以「佛教補習班」這種形式來繼續中華文化的傳承。緬甸華人中文程度不錯,僅次於馬來西亞,緬甸華人有特殊的讀兩所學校情形,白天先在華校上課,晚上再到另一所學校上課。

#補充

l          台北中和緬甸街

早期許多緬甸及泰國的華僑回台,定居當時地價較為便宜的中和、南勢角一帶,久而久之便成了泰緬華僑的固定生活圈,走在華新街(緬甸街)上隨處可見到寫著緬文的招牌,聚集多家的雲南、泰國及緬甸特色料理餐廳,像是巴巴絲、椰汁雞、咖哩雞、香辣河粉及魚湯麵等泰緬美食,以及販售緬甸食材、書籍及音樂等的商店,近幾年更舉行緬甸潑水節的活動,民眾可到此品嘗最道地的泰緬美食,感受特殊的異國風情。

http://tp.okgo.tw/scenic/1196.html

 

課堂筆記-緬甸

l          英國殖民統治後將緬甸分為上緬甸及下緬甸。西元20101021日,緬甸聯邦更換國號為「緬甸聯邦共和國」,同時使用新國旗與新國徽,國歌不變。緬甸現在是一個總統制國家。

l          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2005年,出於國防及平衡國內經濟考量,緬甸首都由仰光遷至奈比多。遷都後仰光作為直轄市繼續發揮它商業之都的經濟中心作用。

l           緬甸華人,即緬華,指生長在緬甸的華人。儘管官方數字認為緬甸華人佔緬甸總人口3%左右,但實際數字很可能更高,原因包括為逃避歧視而瞞報華人身份、以及屬於非法移民等。 緬甸華人在緬甸是經濟主力,擁有相對較高的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緬甸華人一般分為閩籍、粵籍和客家人和雲南人。閩粵僑民佔華人總數的45%。而自明朝起世居果敢漢人後裔,被劃分為緬甸少數民族稱為果敢族。果敢語言及風俗和中國雲南省基本一樣。

l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國家,仰光大金塔是緬甸佛塔的代表作,緬甸中部的蒲甘小城則是佛塔最聚集的地方,有萬塔之城的美稱。

l          位於仰光唐人街的慶福宮除了祭祀功能外,還有提供教室用中文授課教導中文。1965年後開始,緬甸的禁華文運動和排華政策,所有華文學校被政府接管,導致緬甸華人無法受到正常的中文教育外,還不敢說華語,甚至對外宣稱自己是緬人。但由於緬甸對佛教的遵從,為了不使華文教育受到中斷,所以華人寺廟以宗教名義來進行中文教學的方式開始產生,而慶福宮就以「佛教補習班」這種形式來繼續中華文化的傳承。緬甸華人中文程度不錯,僅次於馬來西亞,緬甸華人有特殊的讀兩所學校情形,白天先在華校上課,晚上再到另一所學校上課。

#補充

l          台北中和緬甸街

早期許多緬甸及泰國的華僑回台,定居當時地價較為便宜的中和、南勢角一帶,久而久之便成了泰緬華僑的固定生活圈,走在華新街(緬甸街)上隨處可見到寫著緬文的招牌,聚集多家的雲南、泰國及緬甸特色料理餐廳,像是巴巴絲、椰汁雞、咖哩雞、香辣河粉及魚湯麵等泰緬美食,以及販售緬甸食材、書籍及音樂等的商店,近幾年更舉行緬甸潑水節的活動,民眾可到此品嘗最道地的泰緬美食,感受特殊的異國風情。

http://tp.okgo.tw/scenic/1196.html


 

【仰光筆記】

應華104蔡亭瑋、王柔穎(執筆者)、李怡慧
應華105李彥蓉

 

仰光當地的華人大多數是來自福建及廣東,緬甸北部地區則因為接近中國西南的緣故,多是雲南人

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批軍隊奉命留守在緬甸當地等待中華民國政府反攻大陸,殊不知國共內戰後民國政府敗退至台灣,緬甸當地孤軍等不到反攻的機會,加上又不被政府予以承認,便留在當地生活,後來默默地推行華文教育。

 

1962 226事件後華人勢力受到緬甸軍政府壓制,華文推行走向地下化,大約三年前緬甸民主化,漢語學習逐漸在華人社群間成為風潮,華文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緬甸僑生的程度大多不錯,因為緬甸的華人大多讀兩個學校(華校、緬文學校兩邊跑),其中有以簡體字為主的,也有比較接近台式的。

當地學生及有心推廣的華人在艱困的環境下仍舊能夠堅持中文教育;為躲避政府甚至須以佛經學校來掩護實際上的華文學校。

 

仰光大金寺位於緬甸仰光,是一座表面鋪上一層金的佛寺,寺內供奉著四位佛陀的遺物。

 


緬甸-仰光筆記

 

地理102     498231275 康珮甄

應華103 A  499850286 陳怡伶

應華103 A  499850224 夏若瑜 (執筆者)

教育104  40000226E 周妮嵐

 

【簡介】

仰光(Yangon)是仰光省的省會和緬甸的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仰光地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衝積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由於靠近出海口,海船進出方便,仰光成為緬甸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溝通腹地物資的集散地。

 

【華人關係】

緬甸華人情況特殊,在台灣容易接觸到

四月份是緬甸的潑水節,台灣緬甸街也有特別活動

緬甸華文學校,格局和建制都與台灣學校相似

未明文允許或禁止華文學校存在,有的緬甸華文學校以寺廟(佛經學校)做掩護

緬甸華人之前集中於下緬甸(仰光),後華人增加於上緬甸

(二戰時,中國(國民政府)遠征軍[同樣是緬甸問題來源,沒人承認的滯留軍隊]>>所以緬北對中華文化的執著強>>所以台灣體制忽略了這些群體甚至不友善)

 

【外交、政治】

緬甸現為軍政府執政

去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訪問緬甸,表示對緬甸民主化的重視

台灣根據數據將緬甸登記成第五類國家(入境記錄非常糟糕),後來泰緬成立自救會向立法委員陳情,才調整過來

 

【紀錄片】

以愛之名(翁珊蘇姬紀錄片),電影場景多在泰國拍攝

東方之旅(beyond the Yangon)一片,場景多在馬來西亞拍攝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